科学辨伪揭示曹操死后七十二疑冢的真实状况

广州容帆科技有限公司-热释光测量仪-光释光测年-缺陷荧光光谱仪    科普小知识    科学辨伪揭示曹操死后七十二疑冢的真实状况

明末清初,几个渔民在漳河捕鱼时,发现河床的石板上有一块大石板,他们从石板旁的空隙爬了进去,推开石门,看见里面居然坐满了或坐或卧的美女,分列两行,但没过多久就化为灰烬。渔民还看到里面的石床上躺着一个衣冠华丽的人,床前还有一碑,渔民一看,上面写着曹操墓。

这是清朝《坚瓠集》里描写的发现曹操疑冢的故事,自《三国演义》以来,明清后关于曹操死后七十二疑冢的故事就广为流传,很多还绘声绘色,比如《坚瓠集》的作者还解释,石门内因地气凝结,初入石门时美女犹如活人,墓门打开后地气泄露,美女才变为灰烬,而曹操的遗体用水银装殓,所以肌肤不朽。写得煞有其事,让人将信将疑。

曹操墓的出土,狠狠地打了这类七十二疑冢的故事的脸,证实了这些都是小说家的无稽之谈和天马行空的幻想。 其实早在曹操流传于世的《终令》上,就透露了曹操生前对陵地选择的四个要点,一是要贫瘠不肥的土地,二是要西门豹以西的高低,三是要较高的地势建造,四是周围要开阔。而且要求在装殓和随葬要要坚持薄葬,不要用金银珍宝随葬。

从现在发现的曹操墓的情况上看,基本遵从了曹操生前的遗愿,虽然采用了帝王级地位的葬墓规格,但做到了“不树不封”,出土的文物却远远没有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墓那样金光闪闪,反映了曹操朴素的生活作风。在墓穴中出土了铁铠甲、铁剑、铁戟等物品,出土了慰项石,与史料中曹操有头痛病的情况相契合。

除了通过对古墓的形制、文献记载进行研究外,这次曹操墓的发掘过程中,还应用了科技考古的手段,对土层与部分砖石进行碳14测年,针对陶瓷物件使用了热释光断代的方法,通过观察陶瓷中所含的大量矿物在加热后产生的热释光强度并进行比对进行断代研究。加上出土文物和文字资料的综合判断,得出了这是曹操墓的结论。

IMG_256

与其他发现的东汉年间出土的陵墓相比,曹操墓内最为个性化的文物,是1个书案和1件陶砚,在出土的数十件石牌中,其中有一件刻有“书案一”,属于遣册性质的石牌,很可能是曹操出入军旅时常用的用品,流传千古的“月明星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脍炙人口的佳句也许就是在这张书案上挥就的。

IMG_257

曹操,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在历史传播和文学传说的层层刻画中,很多人对他的标签都是“乱世之奸雄”,是一个“宁我负天下人,不肯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形象,甚至还有很多人把曹操墓的陵墓被盗,归结于因果报应。

出土的曹操墓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地还原这位历史上的枭雄,墓室之内,四壁洁白,不见浮华,没有镶金嵌玉的金缕玉衣,没有最轻最薄的素纱襌衣,反而是伴随他戎马倥偬的兵器和书案,让人浮想联翩到三国那段刀光剑影的英雄岁月,联想到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佳作,闪耀着别样的光彩。

 

2022年10月25日 14:08
浏览量:0
收藏